OpenAPI Specification

Version 3.0.2

The key words “MUST”, “MUST NOT”, “REQUIRED”, “SHALL”, “SHALL NOT”, “SHOULD”, “SHOULD NOT”, “RECOMMENDED”, “NOT RECOMMENDED”, “MAY”, and “OPTIONAL” in this document are to be interpreted as described in BCP 14 RFC2119 RFC8174 when, and only when, they appear in all capitals, as shown here.

This document is licensed under The Apache License, Version 2.0.

Introduction

The OpenAPI Specification (OAS) defines a standard, language-agnostic interface to RESTful APIs which allows both humans and computers to discover and understand the capabilities of the service without access to source code, documentation, or through network traffic inspection. When properly defined, a consumer can understand and interact with the remote service with a minimal amount of implementation logic.

An OpenAPI definition can then be used by documentation generation tools to display the API, code generation tools to generate servers and clients in various programming languages, testing tools, and many other use cases.

YAML 简明参考

§语法说明

yaml.org(英文)可以找到轻巧而好用的小抄(亦是用YAML表示)格式说明。下面的内容,是关于基本组件的摘要。

  • YAML使用可打印的Unicode字符,可使用UTF-8或UTF-16。
  • 使用空白字符为文件缩进来表示结构;不过不能使用跳格字符(TAB)。
  • 注解由井字号( # )开始,可以出现在一行中的任何位置,而且范围只有一行(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单行注解)
  • 每个清单成员以单行表示,并用短杠+空白( - )起始。或使用方括号( ),并用逗号+空白( , )分开成员。
  • 每个散列表的成员用冒号+空白( : )分开键值和内容。或使用大括号( { } ),并用逗号+空白( , )分开。
    • 散列表的键值可以用问号 ( ? )起始,用来明确的表示多个词汇组成的键值。
  • 字符串平常并不使用引号,但必要的时候可以用双引号 ( " )或单引号 ( ’ )框住。
    • 使用双引号表示字符串时,可用倒斜线( \ )开始的转义字符(这跟C语言类似)表示特殊字符。
  • 区块的字符串用缩进和修饰符(非必要)来和其他数据分隔,有新行保留(preserve)(使用符号 | )或新行折叠(flod)(使用符号 > )两种方式。
  • 在单一文件中,可用连续三个连字号(—)区分多个文件。
    • 另外,还有选择性的连续三个点号( … )用来表示文件结尾。
  • 重复的内容可使从参考标记星号 ( * )复制到锚点标记( & )。
  • 指定格式可以使用两个惊叹号 ( !! ),后面接上名称。
  • 文件中的单一文件可以使用指导指令,使用方法是百分比符号( % )。有两个指导指令在YAML1.1版中被定义:
    • %YAML 指导指令,用来识别文件的YAML版本。
    • %TAG 指导指令,被用在URI的前缀标记。这个方法在标记节点的类型时相当有用。 YAML在使用逗号及冒号时,后面都必须接一个空白字符,所以可以在字符串或数值中自由加入分隔符号( 例如:5,280 或 http://www.wikipedia.org ) 而不需要使用引号。

另外还有两个特殊符号在YAML中被保留,有可能在未来的版本被使用–( @ )和( ` )。

FAQs: ssh

§解决ssh登录后闲置时间过长而断开连接

通过终端连接服务器时,当鼠标和键盘长时间不操作,服务器就会自动断开连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如下:

  • 方法一、 修改/etc/ssh/sshd_config配置文件,找到ClientAliveCountMax(单位为分钟)修改你想要的值, 执行service sshd reload

  • 方法二、 找到所在用户的.ssh目录,如root用户该目录在:/root/.ssh/ 在该目录创建config文件

$ vi /root/.ssh/config

加入下面一句:

ServerAliveInterval 60

保存退出,重新开启root用户的shell,则ssh远程服务器的时候, 不会因为长时间操作断开。应该是加入这句之后,ssh客户端会每隔一 段时间自动与ssh服务器通信一次,所以长时间操作不会断开。

  • 方法三、 修改/etc/profile配置文件
$ vi /etc/profile

增加:TMOUT=1800 这样30分钟没操作就自动LOGOUT

sshuttle:不需配置的 VPN

sshuttle 被其作者称为 “穷人的 VPN”(A poor man’s instant VPN),甚至不需要远端服务器的 root 权限就可以用(只需要一个普通 SSH 帐号),和在 Mac/Linux 客户端直接用 ssh -D 的方式有点类似。如果不想花钱买 VPN,又懒得自己在 VPS 上安装和设置复杂的 VPN 服务,又不想用 ssh -D 这么朴素的技巧的话可以试一下这个 sshuttle,按照作者的说法 sshuttle 比 sshd -D 的方式快一点,因为 It’s just data-over-TCP,而不是 TCP-over-TCP,TCP-over-TCP 的方式会带来不必要的性能问题,因为 TCP 本身就是可靠传输协议,保证了包的有序性和无差错,并确保包被接受,如果有包丢失的话 TCP 协议可以自己立即重传弥补,所以没必要两层都 TCP,一层 TCP 就比较安全了。

sshuttle 的用法很简单,在客户端下载和运行就可以了(需要有 Python 的支持),无需在服务器端做任何配置(但是需要一个 ssh 帐号和 Python 支持):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shuttle/sshuttle
$ cd sshuttle
$ sudo ./setup.py install
$ sshuttle -r username@sshserver 0.0.0.0/0 -vv
Starting sshuttle proxy.
[local sudo] Password: 
firewall manager: Starting firewall with Python version 2.7.15
firewall manager: ready method name nat.
IPv6 enabled: False
UDP enabled: False
DNS enabled: False
User enabled: False
Binding redirector: 12300 12299
TCP redirector listening on ('127.0.0.1', 12299).
TCP redirector listening with <socket._socketobject object at 0x7f5eb68b1c90>.
Starting client with Python version 2.7.15
c : connecting to server...
...

AppArmor的前世今生和基本使用

一:MAC和DAC (一些前置知识)

DAC(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自主访问控制,是最常用的一类访问控制机制,意思为主体(文件所有者)可以自主指定系统中其它用户对其文件的所有权,最典型的就是Linux的"拥有者/同组用户/其他"。这种方式虽然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但是缺乏必要的安全性

MAC(Mandatory Access Control),强制访问控制,在这种机制下,系统中的每一个进程,每一个文件,每一个IPC主体都被管理员按照严格的规则设置了相应的安全属性,不能被用户和其它直接或间接的修改。

二:AppArmor

由于SELinux使用复杂,适用于对安全要求特别高的企业或者组织,为了简化操作,就推出了AppArmor,所以可以说AppArmor脱胎于SELinux,但与SELinux基于角色的MAC不同的是,AppArmor是与程序绑定的基于路径的MAC,也就是说如果路径发生改变,策略就会失效。一般的Linux的系统,都会内置以上两种MAC其中的一种,这也意味着,你需要对文件(其它)进行操作,你需要同时通过DAC和 MAC的检测。

AppArmor有两种工作模式:enforcement、complain/learning

  • Enforcement – 在这种模式下,配置文件里列出的限制条件都会得到执行,并且对于违反这些限制条件的程序会进行日志记录。

  • Complain – 在这种模式下,配置文件里的限制条件不会得到执行,AppArmor只是对程序的行为进行记录。例如程序可以写一个在配置文件里注明只读的文件,但AppArmor不会对程序的行为进行限制,只是进行记录。这种模式也叫学习模式,如果某个程序的行为不符合其配置文件的限制,可以将其行为记录到系统日志,并且可以根据程序的行为,将日志转换成配置文件。

AppArmor可以对程序进行多方面的限制,详细可以看官方文档,这里只提供几个基本的例子:

  1. 文件系统的访问控制 例: /home/Desktop/a.c rw 表示程序可以对/home/Desktop/a.c 进行读和写。
  2. 资源限制 例: set rlimit as<=1M ,表示该程序可以使用的虚拟内存小于等于1M
  3. 访问网络 例: network inet tcp ,表示该程序可以在IPV4的情况下使用TCP协议  
  4. capability条目 例:capability setgid,表示程序进行setgid操作。

Athens:香港服务器Docker部署

源起

go1.11开始加入module功能支持GOPROXY,解决go依赖包下载问题(你懂的!),Athens应运而生。

官网介绍:

Athens is a project building on top of vgo (or go1.11+) trying to bring dependencies closer to you so you can count on repeatable builds even at a time when VCS is down.

The big goal of Athens is to provide a new place where dependencies — not code — live. Dependencies are immutable blobs of code and associated metadata that come from Github. They live in storage that Athens controls.

Docker部署

使用Docker进行部署,官方镜像[gomods/proxy:latest](https://hub.docker.com/r/gomods/proxy/ ‘Athens’s docker image’)

$ docker volume create data-athens
$ docker run -d --name athens-proxy --restart always -p 3000:3000 \
    -v data-athens:/var/lib/athens \
    -e ATHENS_DISK_STORAGE_ROOT=/var/lib/athens \ 
    -e ATHENS_STORAGE_TYPE=disk \
    gomods/proxy:latest

Hello, Rustacean

fn main() {
   let greetings = ["Hello", "Hola", "Bonjour",
                    "Ciao", "こんにちは", "안녕하세요",
                    "Cześć", "Olá",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Chào bạn", "您好", "Hallo",
                    "Hej", "Ahoj", "سلام","สวัสดี"];

   for (num, greeting) in greetings.iter().enumerate() {
       print!("{} : ", greeting);
       match num {
           0 =>  println!("This code is editable and runnable!"),
           1 =>  println!("¡Este código es editable y ejecutable!"),
           2 =>  println!("Ce code est modifiable et exécutable !"),
           3 =>  println!("Questo codice è modificabile ed eseguibile!"),
           4 =>  println!("このコードは編集して実行出来ます!"),
           5 =>  println!("여기에서 코드를 수정하고 실행할 수 있습니다!"),
           6 =>  println!("Ten kod można edytować oraz uruchomić!"),
           7 =>  println!("Este código é editável e executável!"),
           8 =>  println!("Этот код можно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ть и запустить!"),
           9 =>  println!("Bạn có thể edit và run code trực tiếp!"),
           10 => println!("这段代码是可以编辑并且能够运行的!"),
           11 => println!("Dieser Code kann bearbeitet und ausgeführt werden!"),
           12 => println!("Den här koden kan redigeras och köras!"),
           13 => println!("Tento kód můžete upravit a spustit"),
           14 => println!("این کد قابلیت ویرایش و اجرا دارد!"),
           15 => println!("โค้ดนี้สามารถแก้ไขได้และรันได้"),
           _ =>  {},
       }
   }
}

没错,今天开始,正式入坑Rust,我要成为Rustacean(Rust社区的成员被称为 Rustacean)的一员!我已经是一名Gopher(Golang程序猿的昵称),日常就是使用Go写写bug,研究一下大佬们的代码,然后继续写自个儿的bug,标准的Gopher节奏,WTF~

话说,Golang的吉祥物是Gopher(囊地鼠),陆上跑地欢;Rust的吉祥物是Crab(螃蟹),海里游地慌;巧合吗,很有意思!既如此,已经入坑了陆上跑地欢的Go,再入手个海里游地慌的Rust,又有何妨,乐哉!似乎还有一个Swift,吉祥物是天上飞的雨燕, 也是计划入手的一门语言,但不是现在(项目暂时没用上,不急), 到时候就海陆空全齐了, 哈哈哈~

欲攻其事,必先善其器,各门语言有他们擅长的使用场景,都有他们各自溜的舞台,项目需要或适合什么语言去构建,自然就要入手去使用,达到最好运行效果! 学过很多语言,但日常编程用的最多的还是Go和Java, 嗯哼, 之所以还入手Rust语言,除了项目用的上,更简单的原因就是:看上了TiKV ~So Easy To Nice~

SRE:3节点部署TiKV用于测试功能

源起

闲置几台屌丝版腾讯云服务器(2 core CPU 4GB Memory 40GB Disk),难得清闲,用其中的3台部署一套TiKV用于测试功能和代码研究。

节点分布

使用Docker进行部署,官方镜像pingcap/pd:v2.0.6、pingcap/tikv:v2.0.6

|    Name   |   Host IP   |  Services  |  Docker Volume  |  Data Path  |
| Node1(TB) | 172.22.0.6  |    PD1     |     pd-data     |    /data    |
| Node2(TD) | 172.22.0.10 |    PD2     |     pd-data     |    /data    |
| Node3(TE) | 172.22.0.15 |    PD3     |     pd-data     |    /data    |
| Node1(TB) | 172.22.0.6  |   TiKV1    |     tikv-data   |    /data    |
| Node2(TD) | 172.22.0.10 |   TiKV2    |     tikv-data   |    /data    |
| Node3(TE) | 172.22.0.15 |   TiKV3    |     tikv-data   |    /data    |